西安首次集中发现战国积石墓
中新社西安11月5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对外发布,西安考古人员在西安张家坡墓地发现25座战国积石墓,首次系西安首次集中发现战国积石墓,集中积石为研究战国时期周边族群与秦人的发现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实物证据。 据了解,战国本次在张家坡发掘了309座战国墓葬,西安从墓葬形制、首次葬式和随葬品组合来看,集中积石墓主多为秦人,发现墓葬之间打破关系极少,战国应为一处有规划的西安公共墓地,其中积石墓展现出一定的首次特色。 这些积石墓的战国墓向、葬式、随葬品均与周围其他墓葬无异,在葬俗上采用了秦人特色的西首、屈肢葬式,并随葬具有秦文化特征的器物,但在生土二层台上或墓底放置了大量河卵石。 目前考古研究表明,由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流行积石墓的葬俗。本次发掘的积石墓,在形制上与中山国灵寿城、行唐故郡周边同时期的积石墓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墓主可能为鲜虞或白狄族(后)裔。 专家介绍,这一现象或反映出这些少数族裔长期生活在秦地,受秦文化影响逐渐产生了文化认同。墓中保留积石的做法,则可视为他们对本族先祖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与精神寄托。 这批墓葬展现了战国时期文化融合的图景,墓主在日常生活和葬仪主体上已完全秦化,却通过积石这种特殊方式,保留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记忆,为研究秦人人群构成、文化认同等问题提供了宝贵材料,是中华文明统一性、包容性的有力实证。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张家坡墓地发掘214座唐代墓葬,其中包括一座西安首次经科学考古发掘发现的唐代塔墓,为研究佛教信仰与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过程提供了重要材料,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证。(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国防部:中方愿与东盟国家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
- 述评:文化遗产,究竟有啥用?
- (文化中国行)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
- 9日搭广州地铁应该如何绕行?官方指引→
- 内蒙古唯一“拆弹玫瑰”王明杰:于无声处护平安
- 9日搭广州地铁应该如何绕行?官方指引→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
- 东西问丨印尼汉学家韩善美: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
- 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获特斯拉股东批准 马斯克:非常感激
- 我国科研团队在MLCC辐射效应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 阿峰讲全运丨从鲁滨逊的木筏到海岸赛艇 全运会这个新增项目有多刺激?
- 杭州迟桂花飘香 探访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诞生地
-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 深化与东盟合作 广西南宁智慧农业加速“走出去”
- 越来越方便!多项出入境新政落地广东|粤政周刊(1101
- 双“龙”出海 第42次南极考察有何看点?
- A股市场迎来“红包雨”
- A股市场迎来“红包雨”
- 委内瑞拉获强援,俄制武器挑起防空大梁
- 越来越方便!多项出入境新政落地广东|粤政周刊(1101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