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知识
  • 休闲
  • 时尚
  • 探索
  • 热点
  • 娱乐
  •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发布时间:2025-11-11 10:14:38 来源:转危为安网 作者:知识

      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

      秋日清晨,中越重塑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跨境密林中,71岁的生态林秀文屏息凝神。相机“咔嚓”一声,廊道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催热潮瞬间,也为一条连接中越两国生灵的观鸟生态廊道留下见证。这样的中越重塑守望,他已坚持九年。跨境

      位于北回归线上的生态中越边境区域,是廊道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服务站”。得天独厚的催热潮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观鸟天然庇护所。

      “鸟儿不懂边界,中越重塑它们的跨境生存,就是生态我们最真实的生态答卷。”九年间,林秀文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记录逾280种鸟类,其中20多种为广西首次记录。这些影像成就了一份长期生态监测的“民间档案”。

      林秀文的“民间档案”与官方监测数据相互印证,均指向鸟类种群的恢复。更值得欣喜的是,像绿宽嘴鸫这样的珍稀鸟类,在边境线越南一侧的观测记录也日益频繁。这表明,中越双方分别推进的生态修复工程,成效已开始叠加,正共同构筑起一条无缝衔接的“生命桥梁”。

    2024年2月23日,林秀文拍摄的蓝喉太阳鸟。    林秀文  摄

      这些生命影像,其价值不止于科研。它们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和摄影师,其中不乏来自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鸟友”。越南高平省生态摄影师阮文胜便是其中之一。拥有18年观鸟经验的他,将那坡视为“观鸟宝藏地”,并在此观测到黑颈长尾雉、蓝背八色鸫等珍稀鸟种。

      “影像的力量跨越语言与国界。”阮文胜表示,他在社交媒体发布的鸟类照片常引发越南网友惊叹,“原来我们与中国共享如此多美丽的生命”。“守护共同家园”逐渐成为跨境民众共识。

      然而,守护之路并非坦途。栖息地碎片化、非法捕猎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迁徙规律改变,仍是中越边境生态保护面临的共同挑战。阮文胜期待,未来,越中两国能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开展跨境联合巡护、举办观鸟科普展,让保护行动更具实效。

      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蒋爱伍指出,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许多物种在全球仅分布这一片区域。“构建有效的跨境生态廊道,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安全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民间记录者的长期观测,不仅为科研积累数据,更通过生动影像,在公众心中播下生态保护的种子,促进跨境生态保护共识形成。

      如今,林秀文正酝酿新计划——他打算精选九年来的鸟类影像编纂成图鉴,为中越边境生态廊道留存一部充满生命温度的视觉档案。(完)

    • 上一篇:宁夏新能源外送再添“主动脉” 330千伏川望Ⅰ线正式投运
    • 下一篇:市场监管总局指导8家平台企业发起食品安全管理自律公约

      相关文章

      • 陈艺文/林珊夺冠!广东跳水队收获第5金
      • 59负重轮是什么梗
      • 羊毛地毯如何清洗
      • 小猪佩奇第一季全集
      • 俄乌激战红军城,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
      • 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
      • 歌曲先生再见
      • 三年级英语手抄报精品
      • 酒店预订增超100% 全运会带火大湾区文旅市场
      • 法外狂徒张三沃尔沃什么梗

        随便看看

      • 重庆今年以来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142起 打击处理192人
      • 吃新鲜龙眼有什么好处
      • 酥饼怎么做
      • 马苏做头发什么梗
      • “雄狮少年”如何炼成?直击一场从指尖功夫到全身艺术的超燃闯关
      • 易唱网
      • 要一起爬山吗?是什么梗
      • 运动出汗有什么好处
      • 俄乌激战红军城,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
      • 沙漠化的原因是什么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转危为安网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