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知识
  • 休闲
  • 时尚
  • 探索
  • 热点
  • 娱乐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中新网评:扶人反被讹,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

    中新网评:扶人反被讹,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

    发布时间:2025-11-11 11:25:33 来源:转危为安网 作者:知识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查志远)据媒体报道,中新湖南尹先生近日带儿子去医院看病,网评路遇一位推车老人摔倒,扶人反被罚他毫不犹豫上前扶车相助。讹对讹人

      这本应是实质一幅温暖的画面,却成了他长达十余天的性处噩梦。

      事发后,中新老人家属一口咬定尹先生是网评肇事者,要求赔偿3万元,扶人反被罚并威胁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讹对讹人尽管尹先生百般解释自己只是实质好心帮忙,但事发地点处于监控盲区的性处事实让他的辩解显得无力。

      为证明清白,中新尹先生精神恍惚地奔波了十余天,网评最终在一处隐蔽角落找到了监控录像,扶人反被罚证实了他的电动车与老人的自行车从未发生接触。

      真相大白后,老人家属看完证据,扔下一句“对不起”便走人了。

      这句缺乏分量的道歉,不仅无法抚平尹先生十余天来所承受的精神煎熬、经济损失与名誉损害,更像一记重锤,敲响了社会信任危机的警钟。

      “助人反被讹”已经成了社会痛点。当清白需要好人付出巨大代价去自证,下一次路遇危难,谁还敢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尹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2025年2月,山东省临沂市一名老人骑车摔倒,王先生上前搀扶后反遭老人家属诬陷。

      “扶人反遭讹”的戏码屡屡上演,其恶劣影响远超个案本身。它无形中在社会中植入了一种“戒备性冷漠”,不是人心变冷了,而是好人被伤害怕了。

      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就算扶老人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只要是出于好心自愿帮忙,如果没有构成明显的“疏忽大意”,哪怕有意外也不用担责。也有律师表示,法律不会苛求主动实施帮助的人。但是一般意义的注意义务,确实没有客观标准。

      现实是,讹诈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多数类似案件止于口头道歉,鲜有实质处罚。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整治扶老人反被讹的现象,不能靠道德说教,得用法治立规矩。要拔高违法成本,让讹人者付出代价。

      对于讹诈他人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轻则处以治安拘留与罚款,重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唯有让讹诈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让下一个“尹先生”在出手相助时,能够心安理得,而无后顾之忧。(完)

    • 上一篇: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观察:打造智慧参会新标杆
    • 下一篇:社院青年来谈“新”丨《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

      相关文章

      • 备战十五运会 樊振东、陈梦、孙颖莎、林诗栋等齐聚训练场
      • 网红李子柒介绍
      • 利山涧在哪里
      • lol上票是什么梗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
      • 炒包菜丝怎么做好吃
      • 2016年女排奥运会
      • 富贵子果的吃法
      • 震撼!全景无人机@十五运会,80秒+带你换个角度看全运
      • 我想吃火锅是什么梗

        随便看看

      • 冬天,适合重逢,更适合相拥
      • 野生葫芦娃是什么梗
      • 百合花花蕊染色洗得掉吗
      • 歌曲先生再见
      • 湖南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基本属实
      • 高铁很晃是什么梗
      • 葡萄柚可以放冰箱吗
      • 肠梗阻出院后吃什么好
      • 2025中国海归创业联合体年会珠海举办
      • 9度双氧奶停留多久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中新网评:扶人反被讹,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转危为安网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